图5示出了开创性的光碱发生剂。化合物1和2通过光照射产生脂肪族胺。脂肪族1级和2级胺作为例如烷氧基硅烷的水解缩聚(溶胶·凝胶反应)的催化剂是有效的,但仅与环氧化合物发生循序的加成反应,不发生连锁的聚合反应。因此,脂肪族1级、2级胺可用于具有环氧基的聚合物或低聚体的交联反应。产生脂肪族胺类型的这些光碱发生剂,几乎都是在光照射产生胺的同时产生二氧化碳的。这些光碱发生剂在膜厚1μm左右的密闭的薄膜中使用时,气体的发生几乎不成为问题,但在厚度数十μm以上的厚膜中或粘接剂、以及密封材料等中使用时成为问题。因此,我们提出了作为不产生二氧化碳的光碱发生剂的光环化型碱发生剂3(图6)。这些富马酸衍生物的热分解温度高达200-241℃,也适合应用于需要高温加热的光图案化材料。实际上,将光碱发生剂3a-3d添加到碱反应性的液状树脂中,评价了光固化特性,结果可以在不产生气泡的情况下使树脂固化。
笔者等人首次提出将光碱基发生剂3应用于光反应性材料,在笔者等人在学会发表论文后,对3的感光特性的取代基效果进行了研讨。
为了在各种碱基催化反应中利用光碱基发生剂,并扩大其用途,需要使其产生更强的碱基(超碱基)。Dietliker等报告了以氨基超碱基DBN为还原体,通过光照产生DBN的化合物4(图7)。化合物4本身具有相当于3级胺的碱性,所以不能称为光碱基发生剂,但在光照下会生成碱性更强的超碱基DBN,这一点很有意思。